首页

傲柔女王

时间:2025-05-29 15:11:33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68764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王生升:深刻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

紧接着,日本表演赛的第60分钟,梅西替补登场。上场的半个多小时里,他制造了多次进攻威胁,展现出不错的状态,这也令中国网友哗然。与中国香港明星队的比赛,也成了迈阿密国际队此番6场表演赛行程中,梅西唯一缺席的比赛。

北京博物馆月将开启 共建共享博物馆之城

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供应面积25.9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1.39%,同比下降20.92%;成交面积31.1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4.47%,同比下降45.25%;成交均价27243元/平方米,环比下降19.67%,同比下降7.69%。其中,新房成交量已连续5个月下降,为2020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

挪威中国电影节在奥斯陆开幕

从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筼筜湖综合治理出发,厦门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城市,开展科学系统治理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前2个月我国吸收外资2150.9亿元

如果绿色生态是江西的宝贵优势,那么璀璨文化则是当地的深厚底蕴。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陶渊明、欧阳修、文天祥、八大山人等江西人才若群星灿烂,光耀史册。

首个由中国主导的世界职教合作组织机构成立

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的贵州蔬菜名特新优品种展示基地,整齐的蔬菜大棚与蓝天碧水交相辉映,全自动喷灌系统科技感十足。育苗棚、蔬菜棚绿意盎然,村民们穿梭于大棚间育苗除草,在肥沃的黄土地上耕耘着下一季丰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